依据《国资委管理局系统资源节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暂行)》,国资委管理局组织委机关节能办有关人员、机关服务中心资源节约工作专兼职干部组成检查组,对管理局系统列入经营业绩考核单位管理的办公区2010年度资源节约工作进行现场检查、考核评价,并以此作为对服务中心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奖惩依据。
检查组以查调公文、查验记录、察看报表、调阅资料和现场抽检等方式,依据《国资委管理局资源节约工作量化考核评价标准》逐项进行打分评定。
检查显示,2010年,各单位能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认真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干部职工节约意识显著增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绝大部分单位完成2010年能源消耗指标,各机关服务中心节能减排工作总体情况良好,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资源节约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各单位按照工作部署,逐级成立了资源节约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管理严密的网络化工作格局。轻工办公区由联合会、离退休干部局和服务中心三家组成资源节约工作领导小组,在轻工办公楼改造、在外租房办公期间,仍紧抓节能不放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和措施,为回迁办公后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绝大多数单位编制了本单位资源节约工作实施方案,并制定与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一些单位还将资源节约工作纳入到本单位五年发展规划和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三年规划之中。
二是职工群众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显著增强。各单位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在机关各办公室及公共区域照明开关处,卫生间水龙头等处贴挂节水节电提示牌,通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给机关职工公开信,进行节能体验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节约意识。物资、机械、纺织和冶金等中心在内部刊物上设置专栏宣传节能降耗或出节能简报;物资中心委任节能宣传监督员监督办公区节能工作。各中心教育职工牢固树立节约是100%效益的意识。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干部职工普遍掌握了节水、节电、节油的基本知识,资源节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三是资源节约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科学管理,合理调度设备运行。针对机关能耗90%为空调、供暖、给排水设备运行耗能的情况,各办公区根据各自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有关节能规定,根据季节、时间等因素调节设备运行。一些单位进行了水平衡测试。一些单位制订了能耗分析预警机制,及时掌控能耗情况。纺织、机械、石化服务中心建立健全节能工作档案,规范节能指导管理。
四是资源节约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各单位都能严格按照要求严控空调温度设定;关闭办公区传媒电视;在保证监控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夜间尽量减少公共区域照度,或关闭楼道灯;对电梯、电开水器等采取分时分区关停办法减少用电消耗;一些单位采取在每个开水器旁设立收集隔天温水专用桶、减小马桶水箱容量等措施节约用水。
五是节能改造投入逐步加大。各单位在注重低成本、无成本节约工作的同时,逐步加大节能降耗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力度。冶金、机械中心改造配电室及线路,建材中心对办公楼空调机组进行清洗维修,在冷却塔所有风扇上加装变频设备,商业、机械、有色金属、石化等中心在办公区更换新型节能热开水器,机械中心楼梯间声光控照明更换使用LED灯,纺织中心外景照明加装节电器,除有色金属中心外,各中心办公室照明灯具全部更新为新型节能灯。各办公区自来水龙头全部更换为节水喷头。
六是资源节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初步建立。近半数机关服务中心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指标与经济利益挂钩并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对资源节约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形成了资源节约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
到“十一五”末,国资委各机关服务中心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的各项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相关措施逐步得到落实,各项节能改造工作稳步推进,节能目标基本实现。
尽管各单位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通过检查发现,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资源节约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源节约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够顺畅;资源节约基础工作薄弱,日常管理粗放;资源节约的投入不足,瓶颈制约突出等问题。
最终,在将节能减排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9个机关服务中心中,有7个单位获得数额不等的奖励,1个单位因检查考核未达标扣减奖金,1个单位基本合格不奖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