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节能产品,安装太阳能灯,利用雨水绿化,建设监管平台智能化监测用能……”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凭借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组合动作,拿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节能降耗成绩单,成功入选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榜单。
山东科技大学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有两把过硬的“刷子”,一是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二是构建校园节能监管平台。依靠党政重视,资金支持,自主研发,节能育人,努力打造低碳校园,在节能降耗工作中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的前列,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活动成效是否明显,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管理。山东科技大学从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入手,巧抓能源管理的“牛鼻子”,实现能源“管”“用”分开。山东科技大学的能源管理部门原隶属后勤服务总公司。2003年,学校将其从后勤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水电暖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校内水电暖运营管理及节能降耗工作。随着各项工作推进,建立健全了能源管理体系领导小组,设立各部门单位节约监管责任人和节能管理员,组建指导与技术咨询专家组,组建学生节能督察队,形成了分工明确、分级负责、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保障能源管理的科学、规范、严谨,学校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能源管理的制度,打造长久持续的节约机制。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建设,为节能降耗工作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性改进起到了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
监管智能化
山东科技大学校园占地3600多亩,建筑面积140多万平方米,仅青岛校区就有三四万人用电、用水、用暖、用气,发生断电、冒水等异常情况在所难免。靠人力巡视、解决,往往捉襟见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利用校园云数据中心服务器资源,开发建设了独具特色的节能监管平台,利用原有水电计量系统基础,重新规划设计全校能耗水耗计量体系,分类分项分级安装配置各种表计和网关设备。自主研发了节能监管平台软件系统,各系统独立运行,集中监管,实现了全校水电气热智能化、全景化监测与管理。
从点滴抓起
节能减排既要能牵“牛鼻子”,更要会“弹钢琴”。在建筑节能方面,新建校医院、人才公寓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安装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实施外墙保温工程,安装供热分户计量装置,地下车库采用导光管采光方式;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技术改造,家属区住宅外墙保温,教学区采用循环水供热,分时分区供暖;开展能耗审计,委托第三方对全校用能进行审计、诊断;定期开展能耗分析、公示工作,为全校水电暖的计量对比分析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在节水方面,选用节水新设备、新产品,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年节水60多万吨。在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建设节能型中心浴室,采用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和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术,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全年节约运行成本100万元左右。
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的小事做起,在思想上树立勤俭节约、勤俭办学的意识,通过各种多层面、多途径的宣传教育,浓厚校园节约氛围,使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