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党群服务中心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过“太阳能+多能互补”替代燃煤锅炉采暖改造项目投入运行,这是该区探索推动边远牧区以市场方式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的一次创新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边远牧区苏木镇场公共机构的地理位置较为分散,且远离城区,接入市政供热成本高、难度大,公共机构普遍采用燃煤锅炉采暖,存在耗能高、不环保、供热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节能服务企业进行调研论证,结合实际,制定了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党群服务中心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先进节能改造技术实施清洁供暖改造试点方案,并认真加以组织实施。
此项节能技术主要采用太阳能+储热+电热采暖方式,运行原理为系统优先使用太阳能加热,辅助电加热,同时具有利用峰谷电价差异进行储热供热及多余热量存储功能。项目采用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综合能效比可达4.5以上,供水温度可达45-60℃,回水温度可达40-55℃,完全能够满足冬季采暖需求。改造后,每年可节约煤炭220吨、减少碳排放235吨,节省供热费用8万元。该系统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燃煤锅炉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大幅度降低了能源和资金消耗,提升了供暖效果,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节约的目标。
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推动边远牧区公共机构淘汰燃煤锅炉、实现清洁采暖的典型案例,也是基层公共机构利用市场方式进行节能改造的成功实践。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将深入开展宣传普及工作,引导动员更多的边远基层公共机构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努力为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