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节能简报第17期

公共机构节能网      ecpi.ggj.gov.cn      2012-09-04 17:38      【字体: 打印关闭本页

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                                                                201231

 

【工作动态】

  国管局举行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启动仪式

  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领导讲话】

  焦焕成同志在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杨传堂同志在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部委声音】

  谢极同志在中央国家机关2012年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曾晓安同志在中央国家机关2012年

  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工作动态】

 国管局举行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启动仪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中央国家机关示范表率作用,2月24日,国管局举行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启动仪式,提出到2013年建立起覆盖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办公区的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危险废弃物回收率均达到100%,废纸、废塑料达到80%以上。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供销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杨传堂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财政部经建司有关领导,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部分高校、医院负责节能工作的同志,共42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司与供销总社所属的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中央国家机关合作建立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网络,开展废纸、废塑料、危险废弃物、废弃电器电子类资产等废旧物品的分类收集和科学处理。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配备专门的人员、车辆和设施,为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废旧物品上门回收服务,并进行资源化处理。统一回收体系建设,将有效地规范废旧物品回收处置行为,提高处置收益,防范在电器电子类废弃物品处置中的失泄密风险。

焦焕成同志强调,建立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有利于缓解和解决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节约资源,政府先行,中央国家机关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通过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进一步传播节约理念,带动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他要求各部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实施能源资源利用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管理。一是抓源头控制,强化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发展绿色建筑,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控制公务用车规模,推进政府绿色采购;二是抓过程控制,强化能耗统计和监督考核,实施重点耗能设备和高耗能附属设施节能改造,打造节约型办公区;三是抓出口控制,强化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积极实施再生水利用和餐厨垃圾生物处理试点,努力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杨传堂同志指出,参与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是供销合作社的职责和义务所在,具有重要意义。他要求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认真履行委托协议,充分发挥在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方面的网络优势和经营优势,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认真细致地搞好服务,切实保障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顺畅、有效运行。  

为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2009年8月,国管局建立中央国家机关报废资产处置平台,各部门报废的电器电子产品统一委托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回收再利用,迄今已处置35361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2011年6月,国管局又委托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含汞废旧灯管进行回收处置,半年就回收处置灯管70272支。今年2月7日,印发《关于建立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的通知》,将各部门办公中产生的所有废纸、废塑料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弃物纳入统一回收处置范围,对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工作和有关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下一步,国管局将加强对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回收处理情况的监督,确保各类废旧物品全部得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同时,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不断规范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推动全国公共机构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充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带动全社会废旧物品回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月24日,国管局组织召开中央国家机关2012年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国管局副局长李宝荣主持会议,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财政部经建司副司长曾晓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司司长何长江作工作报告。

会议总结了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司成立一年来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情况。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3.28%,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同比下降4.32%,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5.34%,公务车油耗同比下降3.03%,超额完成了同比下降2%的目标任务。一是加强规划部署,完善节能长效机制。国管局制定并印发了《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起草了《公共机构办公用房节能改造建设标准》等制度标准。各部门也结合实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节能管理制度。二是分解节能指标,加强能耗统计监督。分解并下达了中央国家机关107个部门2011年用水、用电、公务用车用油指标。严格施行月度统计、半年汇总通报制度,加强了对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监测和预警。重新修订印发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三是扎实开展节能节水改造,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在26个部门改造采暖水泵221台、变频器72台。组织19个部门实施了办公区节能改造。在22个部门及部分高校安装节水型水嘴2800个。43个部门创建成为北京市节水型单位,46%的部门达到北京市节水型单位的标准。四是大力推广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制,开展资源回收利用。协调财政部落实中央国际机关10兆瓦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积极开展试点。在中央国家机关及下属单位推广节能灯480余万只,回收废旧灯管6万余只。五是开展宣传培训,提高节能意识和管理水平。开展了以“节能低碳新生活,公共机构做表率”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发动社会媒体深入宣传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了节能政策法规和技术培训,组建公共机构节能培训团赴德国进行培训。

会议指出,2012年是实施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以节约型机关建设为主线,创新节约理念和方法,完善节能方案和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规章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快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制度体系建设。二是要强化用能计量、统计和监督。积极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用能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工作,组织开展公共机构名录库建设,开展监督检查。三是要扎实开展节约型办公区建设。在办公区实施节能、节水、新能源利用等综合改造,有计划、分步骤地把各部门、各单位建成节约型办公区。四是要稳步推进节能改造。继续推进中央国家机关水泵变频改造工作,加快推进中央国家机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办公建筑供热计量及分室热调控改造工作。五是要加强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继续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六是要进一步抓好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制推广。组织完成2011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400万只推广工作,组织实施中央国家机关屋顶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编制节能节水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七是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开展公共机构能耗计量统计监测系统建设,改造升级公共机构节能网站,建设网络培训系统。八是要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培训。继续组织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组织编撰公共机构节能培训教材,举办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等培训班,探索开展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师培训。

李宝荣同志对中央国家机关切实做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充分发挥中央国家机关示范带动作用。中央国家机关要充分认识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和马凯国务委员对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新要求,认真研究本部门、本单位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整体水平。要强化对所属单位和行业系统的指导和监督,在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因素,引导全社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二是要突出抓好节约型办公区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科学分析办公区现状和发展需求,精心编制节约型办公区建设工作方案,多方筹措资金,积极组织改造,实现从单项或分项节能改造向系统化节能的转变,将中央国家机关办公区建设成为管理科学、用能高效、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节约型办公区。发展改革委等5个试点部门要抓好组织协调,采用经济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实施节能、节水、资源节约、室内外环境、公车节油、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综合改造,尽快实现试点部门节能管理智能化和节能措施集成化,达到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目的,带动整个中央国家机关节约型办公区建设。三是要切实加强督查考评。要积极推进能耗监测体系建设,定期组织开展能耗审计和节能诊断。要加快制定中央国家机关节能监督考核相关制度,完善能耗状况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制度,逐步实行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社会公开制度,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逐步实现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从引导机制向约束机制乃至强制机制的转变。

安全部、国资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交流了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经验。会议还布置了中央国家机关屋顶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进行了信息机房节电知识培训。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部分高校、医院主管节能工作的同志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领导讲话】

 

 在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

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  焦焕成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建立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有利于缓解和解决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节约资源,政府先行。去年9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建立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作出了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要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回收企业建立废旧商品定点定期回收机制。今天,我们举行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启动仪式,对于传播节约理念,带动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法规制度逐步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统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及相关制度标准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二是组织领导得到加强。各部门都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设立了节能联络员和统计员,明确了责任分工,实现了工作有机构管理、有专人落实。三是节能意识显著提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和广泛深入的教育培训,广大干部职工支持理解并积极参与节能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节能氛围。四是能耗水平明显下降。“十一五”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累计下降21.03%,人均用电量累计下降27.43%,人均用水量累计下降49.56%,2008年以来公务用车耗油量累计下降33.61%,超额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还很严峻,任务十分繁重。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做到思想不动摇,工作不松懈,步子不放缓,实施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管理。

首先,抓好源头控制,严格把好入口关。要强化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格执行节能标准,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利用以及地源热泵等项目。控制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和规模,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政府绿色采购,提高节能环保产品使用比例。

其次,抓好过程控制,切实降低能耗水平。要加强能耗统计监测,开展能效公示,强化监督检查和评价考核,开展节能教育培训,切实提高用能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办公建筑供热计量及分室热调控改造,尽快实现按用热量收费。继续实施重点耗能设备和高耗能附属设施节能改造,打造一批节约型办公区。

第三,抓好出口控制,强化资源回收利用。今天举办这个仪式,标志着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正式开始建设。下一步,要逐步完善回收处理网络,确保回收工作覆盖到各部门、各单位。强化废纸、废塑料、危险废弃物、废弃电器电子类资产等废旧物品的分类收集和科学处理。有条件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开展再生水利用和餐厨垃圾生物处理试点。

同志们,做好能源资源节约工作是中央国家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中,各级公共机构要带好头;在公共机构中,政府机构要发挥表率作用;在政府机构中,中央国家机关更要成为模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挥合作优势 成就绿色未来

——在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供销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杨传堂

    今天,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导下、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共同参与下,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即将启动。这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国办发[2011]49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节约化办公、倡导绿色生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主业。几十年来,供销合作社依托自身较为完善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网络,积极开展再生资源产业经营,为服务我国“三农”工作和循环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城市矿产、回收体系建设三大试点工程,供销合作社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拓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着力提升回收利用和深加工水平,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县以上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企业有3000多家,回收网点15万多个,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回收网络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原和西南等主要经济区,年回收总额达1000亿元以上,约占社会回收额的55%。其中,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再生资源公司、安徽双赢集团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在承担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任务、引领行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次能够参与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说,既是职责和义务所在,又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进一步发挥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网络优势和经营优势,认真履行委托协议,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认真细致地搞好服务,切实保障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顺畅、有效运行。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抓好4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进一步推动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快完善废旧商品回收处理网络,切实提高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的现代化水平,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做出新的贡献。我们也坚信,在中央国家机关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下,我国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

同志们,朋友们!

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人类未来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天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为我们倡导绿色办公、低碳生活,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不懈努力!

 

【部委声音】

 

深入贯彻“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

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  谢极

 今天,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会议,对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这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精神,非常重要、及时。“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基本实现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对各部门对我司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公共机构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刚才听了几个单位的发言,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技术推广、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很有特点,效果也很好,听了以后很受启发。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但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国际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正是基于对这一国情、世情的清醒认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1.4%等约束性指标,以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政策导向。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今年还将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等。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合理分解节能减排目标,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开展节能减排绩效管理试点。二是严控“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加强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三是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实施节能改造、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等工程,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四是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六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建立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发布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七是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加大财政资金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八是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继续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行能效“领跑者”标准制度,扩大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深入推进节能发电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九是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制(修)订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十是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抓好家庭社区、青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和媒体等十个专项行动,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各类公共机构要严格遵守节能减排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国家机关要作表率”。近年来,国管局在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节能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了《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加强能耗统计监督,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用电量、用水、公务车油耗均有明显下降,实现了预定目标,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我们愿与国管局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深入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节能改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等工作,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为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做出新贡献。

 

在中央国家机关2012年节约能源资源会议上的讲话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  曾晓安

 一、近年中央财政支持节约资源能源的主要政策创新

“十一五”以来,国家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央财政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的投入从无到有,逐年加大,专项资金逐年增长。“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领导重视,需要体制机制保障,需要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财政制度的保障。近年来,中央财政在继续加大投入、抓好既定政策落实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更加注重资金政策集成。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形成资金政策合力,推出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2011年启动了北京、深圳等8个城市综合示范,以城市为平台,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组织实施了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积极推进绿色城镇化。

二是更加注重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重点节能领域。在工业领域,深入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在建筑领域,支持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三是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改革,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责任机制初步建立,切实发挥了体制机制对节能工作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二、加大支持力度,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节能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中央国家机关节能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年。一方面,随着政府公共服务强化,中央国家机关能源需求也增长迅速;另一方面,中央国家机关节能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单位能耗水平较高,工作基础比较薄弱,能耗监测、能耗定额管理制度等仍在建立之中,节能服务机制发育应用不足。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创新财政政策,深入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节能工作。

(一)支持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实现对中央国家机关用能的有效约束。加快中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尽快完成分项计量装置的安装,建立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和超定额加价制度,形成对用能行为的有效约束。将支持地方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并优先将地方国家机关能耗监测纳入其中,从而全面推进国家机关能耗统计、监测、审计工作,夯实国家机关节能工作的基础。

(二)大力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切实降低冬季采暖能耗。经过前几年的改造试点,办公建筑热计量及节能运行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组织安全部等部门开展了办公区锅炉供暖系统节能改造,重点实施了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改造后,与前两年同期平均能耗相比,节电率达48%,节气率达38%,共计节约经费约46万元。2012年,中央财政将支持中央国家机关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尽快全面实现热计量。另外,中央财政还将积极推动中央国家机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同步推进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建筑外围护节能改造,切实降低能源消耗,确保将节能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是缓解能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中央财政将明确目标和任务,积极支持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制冷采暖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今后,支持新能源发展应用的各项政策继续向中央国家机关节能领域倾斜,包括,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将对中央国家机关的项目将予以优先安排与保证。

(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有效降低重点用能产品能源消耗。要严格把关、率先垂范,实行积极推进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采购制度,对办公设备、汽车、燃气灶具等产品要严格实行节能采购制度,继续组织开展高效照明产品、LED照明等绿色采购,还将选择一批节能效果明显、市场潜力大的节能产品,研究将其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补贴推广的范围,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五)支持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垃圾处理相应财政扶持政策。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设立商贸流通业等专项资金,多方面支持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企业做大做强。在全国设立试点,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完善相应财政扶持政策,促进建立废旧物品回收平台,推动资源节约工作顺利开展。

另外,财政部还将积极研究支持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推动公共机构节能问题,从而营造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的良好氛围,扎实推动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为完成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办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版权所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22号 邮 编:100017 电子邮件:ecpiggj@163.com
网站标识码:bm42000003 京ICP备050349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51号
推荐浏览分辨率为 1280 X 1080 当日点击量:200次 总点击量:3380006